互換通最新優化舉措,帶來更豐富的產品和服務
Glenda So
市場聯席主管
2024年5月22日

去年5月,全球首個衍生產品互聯互通機制「互換通」正式開通,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了拓寬投資領域的新渠道。

一年後,「互換通」迎來了新的發展里程碑——本周一,香港交易所與内地合作夥伴在兩地監管機構的支持下推出了一系列「互換通」優化措施。這些措施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產品特性和功能,讓國際投資者能夠更方便地按照自己的習慣來管理人民幣利率風險。

我們期待這些優化措施能夠吸引更多投資者來香港市場交易,特別是在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内地債券市場的興趣日益濃厚的背景下,這些新推出的工具和服務恰好能滿足他們對沖人民幣持倉風險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新優化措施向國際投資者傳遞了一個信號:「互換通」提供的不僅是風險對沖工具,更提供了一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風險管理渠道,有助鞏固香港作為人民幣風險管理中心的地位。


「互換通」一周年

在「互換通」開通一周年之際,我們在監管機構的支持下推出了以上優化措施,旨在以不改變投資者現有交易及清算習慣的前提下,協助國際投資者參與在岸人民幣利率互換的交易及清算。

「互換通」自2023年5月15日開通後,成交量不斷增長,吸引了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市場參與者。截至2024年4月末,市場參與者累計達成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3,600多筆,名義本金總額約達1.8萬億元人民幣,日均成交名義本金約為76億元人民幣。

從月度數據來看,按月計算的日均成交名義本金增長近3倍,從上線首月日均約30億元人民幣增至2024年4月日均120億元人民幣以上。這一顯著增長表明「互換通」正在穩步發展,同時也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投資興趣不斷增長。

一方面,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固定收益產品的配置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他們對固定收益產品風險管理工具的需求也有所提升。

在「互換通」成交量迅速增長的背景下,我們一直在積極與市場參與者交流,了解他們的訴求——市場參與者希望「互換通」能夠不斷優化,進一步與國際市場接軌。


最新優化措施

自5月20日起,「互換通」推出了三項新優化措施:

  1. 單邊壓縮 — 參與者可將具相同交易要素但相反方向的合約壓缩,即壓縮名義總額而將清算投資組合的成本降至最低。

  2. 歷史起息交易  允許參與者通過執行起息日為歷史日期的交易,來平倉現有合約。這項功能在國際市場中很常用,但對「互換通」而言屬於新的功能。

  3. 國際貨幣市場(IMM)合約  允許參與者進行遠期起息的IMM合約交易以鎖定利率,讓部分人民幣互換合約的日期與其持有的其他貨幣產品合約的日期一致,簡化交易壓縮和現金流管理。

這些新功能有助增強參與者對沖策略的靈活性,並提高其管理投資組合的效率。

此外,這些優化措施讓「互換通」與國際標準接軌,有助吸引更廣泛的國際市場參與者,推動「互換通」多元化發展。


更表明了市場監管機構致力滿足國際機構投資者需求,
為投資者提供更高效的風險管理工具。
重要意義

在提升市場運營效率的同時,這些舉措也展示了香港和内地市場監管機構的決心,他們致力滿足國際機構投資者需求,為投資者提供更高效的風險管理工具。

香港作為全球首個提供進入内地人民幣利率互換市場渠道的國際金融中心,再次展現了「超級聯繫人」的價值。這意味著,國際投資者可以通過香港進入流動性充裕的内地市場,同時能夠按照國際慣例來進行交易和結算。

互換通這次的重要優化也為我們的互聯互通機制開啓了另一個新篇章。自2014年滬港通開通以來,内地和香港的互聯互通機制已邁向十周年。香港作為互聯互通故事的主角之一,不斷努力,不斷突破,推動兩地市場聯繫更加緊密。

互聯互通機制也有望在2024年迎來更多優化措施:中國證監會不久前公布了多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包括進一步提升各項互聯互通計劃,我們期待各項措施能夠盡快落實,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和市場繁榮發展,連接中國與世界。